湖北气象微信
湖北天气微博
e天气安卓版
e天气ios版

“气象村”的“淘宝”记

姚家林村既是武汉市蔡甸区气象局所在地,又是该局结对帮扶村。该村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气象文化民俗,是一个气象“宝藏”村。

为了解村里的历史、传说等与气象的关系,把握其历史发展的特点,将其打造成具有特色的“气象村”,蔡甸区气象局乡村振兴工作小组在驻村第一书记吴立波的带领下,并邀请到河南省平顶山学院新闻传播学教授刘立成,正步履匆匆地来到姚家林村。

民俗中的气象印记

“我父亲那一辈人,到了五月初五,无论雨下得多大,即使是划船到对岸眼看着雨水淹没了一行田,他们划船的劲头越发大,因为雨水丰沛意味着风调雨顺,粮食丰收啊……我们小时候划船的时候下起了大雨,离家有三五里路来不及回家,则在岸边把船翻过来躲雨,我们称之为‘折船躲雨’。” 曾任姚家林村村委委员的姚建新正讲述着他们那个年代关于划龙舟的故事。

丰富的水资源促进了姚家林村有赛龙舟的习俗,每年的五月初五,雷打不动的龙舟赛如期举行,他们把五月初一至初五前的雨水称为“试船雨”,初五当天的为“划船雨”,初五过后的则为“洗船雨”。

据记载:“清明要明,谷雨要雨,立夏要下(雨),立夏不下(雨),犁耙高挂,立夏无雨,退田还主。”这些农谚足以印证了农民对雨水的渴求。

谚语中的气象知识

76岁的老村支书姚名法说:“通过看日出,东有红光就是晴,东有白光就起风。” 他介绍,“东杠日头西杠雨”的意思是早晨看东边有彩虹就是晴天,西边有彩虹就是隔天有降雨。“三月三,九月九,无事不往河边走”,意思是农历三月初三到九月初九,那时的风特别大,不要往河边去。

据了解,姚家林村三面环水,过去村民们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从事农业生产,气象中的二十四节气关系着农民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育秧……

另外一位村里的养鸭专业户说道:“日出放霞,等水烧茶(雨天);日落放霞,干死蛤蟆(晴天)。”此外,通过观察湖里的水,也可以预测天气,如果河里漂浮着黑色的泡沫,则有雨水;如果有黄色的泡沫,则要起风。

老支书姚忠信说:“每当下雨前,我们发现村西南角(俗称老龙脚)那个方位如果下雨,雨水将会降临整村,诞生了‘老龙脚,有雨落,姚家林有雨跑不脱’的谚语。”

听到这里,村委委员姚晓洲说:“我们会收集五月初五清晨的露水来治愈皮肤疾病;我们会在凌晨三四点采摘最鲜嫩可口的莲蓬米,称之为‘五更头,摘莲蓬’。还有‘春鲶夏鲤’、‘冬吃鳑鲏’、三伏头一天吃狗肉的习俗。”

这些农谚听起来朗朗上口、诙谐有趣,饱含着农民的智慧,他们根据气候特点、时令时节指导衣食起居、农事活动等,其中不无科学道理。

环境中的气象元素

据现任村支书姚文青介绍,姚家林村一直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充分利用气象局邻村的区位优势,将村民闲置住房打造成气象民宿,提供游客居住,通过吃农家菜、行绿色道、赏四季花,真正让游客体验“三农”生活。结合二十四节气、气象科普园区等气象元素,推广科普知识,有针对性地发展经济,才能让文化振兴,村民致富,乡村发展。

交谈中,刘立成提出打造龙舟博物馆、划龙舟培训基地的设想,结合姚家林村的传统,发展沉浸式体验经济。休闲娱乐的同时,融入“文化魂”,讲述好姚家林村世代人关于龙舟的故事,让游客感受气象文化魅力。

通过“淘宝”,我们发现了姚家林村丰满的历史人文色彩,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启发我们可以将气象科普与休闲度假、研学体验等方面融合,打造主题化、特色化的“气象村”。

蔡甸区气象局立即拟定“气象村”规划,将建设乡村防雷展示馆、节俗广场、听雷广场、气象长廊等区块,设置“气象主题灯”预报当天天气、绘制二十四节气彩绘墙、结合气象要素设计气象IP形象等,顺应当下新潮事物,吸引游客到来,希望通过乡村游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让农业和服务业形成良性互动,传承民俗文化、气象文化,助力乡村振兴。(作者:蔡甸区气象局 杨帆 袁敏 责任编辑:高迅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