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气象微信
湖北天气微博
e天气安卓版
e天气ios版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资讯>>气象要闻

省气象局切实开展雾霾气象服务 地空协同科学治霾

雾锁神州,霾笼荆楚,29日8时,湖北省中东部大部地市出现重度污染。
    12月23日以来,湖北多地陷入“霾”伏。持续低能见度天气和重污染天气影响公众出行安全和身体健康。湖北省气象局提前部署、积极联动、全力应对本次区域性污染过程。

先“霾”而动 强化决策气象服务
    为切实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的重要要求,2022年11月24日,《湖北省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由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印发实施。湖北省气象局积极响应,于一个月后便印发实施《湖北省气象局重污染天气应急气象保障服务预案》(以下简称《预案》),为进一步提升污染天气应对水平奠定制度基础。
    2023年冬季来临,在《预案》的指引下,省气象局有条不紊地全力以赴备“战”雾霾。
    2023年12月19日,省气象局便在湖北省应急指挥部冬春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动员部署会上,提出月底前湖北省天气形势静稳意见,为后期各部门共同应对雾霾天气打足提前量。
    此后一周,省气象局持续跟进天气形势,及时向湖北生态厅主要负责人通报气象条件持续偏差的预报信息,向省政府办公厅报送《12月底前我省空气污染气象条件差 需加强大气污染防控》政务要情。
    12月27日,受弱冷空气传输影响,湖北省污染天气再次加重。元旦假期即将到来,人流渐增,公众出行隐患倍增。
    针对湖北省重污染天气发展情况,12月28日8时和18时,湖北省副省长张文彤两次亲自调度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组织会商研判,听取省气象局关于空气污染气象条件的研判分析及应对工作汇报。张文彤对省气象局的工作表示肯定,并要求进一步做好天气形势预报分析,持续为污染防治工作做好支撑。

功在平时 部门携手共应对
    大气污染防治非一日之功,每一次污染天气过程的成功应对都是功在平时。
    早在2023年3月,省气象局就与省生态环境厅联合签订《促进大气污染防治与天气预测预报深化合作备忘录》。10月,两部门再次联合印发《湖北省空气质量预报预警会商工作办法》,进一步完善会商工作机制,合力提升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能力。
    今年以来,武汉区域气候中心联合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发布《湖北省重污染天气预警快报》63期,联合环保部门开展湖北省第十六届运动会专题会商和冬防期污染天气会商等60余次。定期制作发布《湖北省污染天气形势预报》、《湖北省一周环境气象预报》等环境预报产品百余份,其中《湖北省大气环境气象公报》精华版在湖北省人民政府网站进行显示。
    除了完善部门联动机制,提升大气污染防治能力也离不开科技的进步。
    针对湖北省重污染天气机理研究,武汉区域气候中心持续与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签订《环境气象预报技术服务项目合同》,深化大气环境监测预报评估、复盘总结、“一市一策”治理等全方面服务合作。气候中心还联合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申报研究项目《湖北省大气污染区域输送特征及联防联控研究》《湖北省重污染天气过程环境气象影响机制研究》和《荆州市细颗粒物和臭氧污染协同防控“一市一策”驻点跟踪研究》,以科技力量助力大气污染防治。
    在本次区域性污染天气过程中,全省气象部门共发布霾黄色预警信号77期、橙色预警信号37期,大雾黄色预警信号18期、橙色预警信号2期。省生态环境厅积极联动,同省气象局加密会商13次。省气象局与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联合发布 《湖北省重污染天气预警快报》8期。两部门的通力协作强化了湖北省冬春季雾霾监测预报服务能力、优化了服务机制,使预报预警信息以更精准更迅捷的方式服务决策部门、触达社会大众。

地空协同 “夜航星”驱雾逐霾
    为缓解近期雾、霾天气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湖北省气象部门部署开展人工增雨改善空气质量空地协同作业。省气象局提前编制实施方案,各级气象部门与当地环保部门密切会商,科学调度,做好人工增雨作业各项准备,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开展作业。

武汉市江夏区实施人工增雨作业

    12月29日夜间,一架不寻常的飞机驶入了荆楚大地苍穹。这颗冬季夜空的“夜航星”即将展开与雾霾的“搏斗”。这也是省气象局首次调度开展冬季夜航飞机增雨作业。截至29日22时,省气象局组织实施飞机作业2架次,飞行作业近7小时,影响鄂东和江汉平原大部分区域。
    与此同时,12月23日以来,省气象局组织各级人影部门与环保部门开展联合会商,指导各地做好人影作业准备,抓住有利时机,适时开展人影作业。十堰、宜昌、恩施、武汉、荆门、襄阳、随州、黄冈、黄石等地陆续开展地面人工增雨作业38次,累计发射人工增雨火箭弹77枚,高炮弹60发。12月29日凌晨,十堰郧阳区、茅箭区,神农架红坪、松柏,宜昌等地开展人工增雨作业,作业后当地均出现小雨天气。目前,湖北省各地气象工作者仍在坚守岗位,在空域批准后适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作者:省公众中心 陈佳雨 李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