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气象微信
湖北天气微博
e天气安卓版
e天气ios版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资讯>>气象要闻

【学习体会】加强科技创新 推动暴雨研究高质量发展

加强科技创新 推动暴雨研究高质量发展

崔春光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学深悟透党的二十大精神,要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以下简称《纲要》)绘就的发展蓝图紧密结合,融会贯通,加快科技创新,推动暴雨研究高质量发展。

加强科技创新,要坚持需求牵引,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紧紧围绕《纲要》的目标任务和中国气象局科技司印发的业务能力提升关键科技问题清单,以提高暴雨预报准确率为目标,聚焦暴雨预报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揭示极端强降水、强对流等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触发和维持的多尺度协同机制,实现融合物理模型的人工智能短临预报技术突破,建立百米尺度、分钟级快速更新同化数值预报系统,发展多尺度、多模式融合的极端强降水潜势预报方法,力争在暴雨监测预警、暴雨机理、暴雨数值预报和流域水文气象等四个优势领域取得原创性、突破性成果。

加强科技创新,要坚持融为一体,增强业务能力提升的科技支撑。聚焦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扎实推动“质量提升年”行动和多项能力提升计划落实见效,持续提升灾害性天气的预报预警能力,着力推动北斗大气水汽解算系统、中尺度数值模式及快速循环预报系统、多源资料融合分析系统、灾害性天气分类识别及预警系统、流域水文气象实时预报系统等五套多类别业务支撑系统向全国和区域各省市转化应用,为华中区域、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暴雨预报业务和提高暴雨预报准确率提供强大科技支撑,为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愿望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加强科技创新,要坚持多方协同,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科技创新平台作为项目、资金和人才等各类创新要素的汇聚地,是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培育发展的重要载体。依托中国气象局长江中游暴雨监测野外科学试验基地,持续推进长江流域暴雨野外科学试验体系建设,打造暴雨监测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稳步构建一个从水汽和系统源头到长江中下游暴雨科学试验体系;立足于暴雨研究特色,加强期刊品牌建设,全面提升两本暴雨领域国家权威刊物《暴雨灾害》、《暴雨年鉴》行业影响力;广泛开展协同创新、合作交流、人才培养和成果转化,全力推进 “暴雨东湖论坛”、“暴雨监测预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和“中国气象局流域强降水监测预警重点开放实验室”三个科技创新和国内外合作交流高端平台建设。

加强科技创新,要坚持人才驱动,培养与暴雨研究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高素质科研队伍。建立适应自身发展需求的现代化管理体系和运营机制,健全重贡献、重实效、重创新、重培养、重合作的现代科研院所制度,为人才发展提供良好环境;聚集国内外暴雨学科领域研发力量,以科研项目为纽带、技术攻关为核心、合作交流为途径、机制建设为保障,形成1-2个中国气象局科技创新团队;在重点领域和重大项目的科技攻关中,培养凝聚一批积极进取、勇于担当,能够支撑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要求的科技领军人才和青年英才;持续实施“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充分利用优势资源实行跟踪培养,引导和支持青年人担担子、挑大梁,为青年群体的快速成长和后备人才选拔创造良好条件;积极实践党建创新,扎实推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筑牢暴雨科研人员信仰之基,建设暴雨所“海燕工程”,锻造暴雨研究“硬核”力量,共襄暴雨人才创新高地,创新“向雨而生,擎天而行”的暴雨所党建业务深度融合品牌。(作者系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