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气象微信
湖北天气微博
e天气安卓版
e天气ios版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资讯>>媒体聚焦

【中国气象网】湖北省气象局:直击临灾预警痛点解难题

自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以下简称“主题教育”)以来,湖北气象部门把“提升临灾预警能力对策研究”作为调研选题,并推动调研成果转化,用汛期气象服务实效检验主题教育成果——汛期共迎战9轮强降雨天气过程,实现27次山洪灾害“零伤亡”,39站次特大暴雨洪涝灾害、29次地质灾害“少伤亡”。

广调研 深挖临灾预警工作五大痛点

预警于未然,临灾方不惧,“提升临灾预警能力对策研究”被列为湖北省气象局党组主题教育调研需求清单之首。

为深挖气象灾害临灾预警工作中的痛点,省气象局党组统筹部署,明确了临灾预警监测、预报预警、传播、响应及制度法规建立健全5大调研方向,细化分工以确保责任到人。

省气象局党组调研专班足迹遍布全省各市县以及省应急管理厅、省司法厅等单位,并远赴青海、宁夏、辽宁、广西、湖南、山东等地气象部门,以期寻求“他山之石”。

强应用 科技硕果在业务中落地生花

气象科技是提升气象灾害临灾预警能力的关键,让科技成果融入临灾监测与预报是难点,也是重点。

“我们有优秀的雷达、风云产品,但在临灾预警监测业务中的应用还有待提高。”省气象局副局长王仁乔在调研后表示:“不能让它们成为挂在门口的‘招牌’,而要成为真正握在手中的‘利器’。”

根据主题教育成果形成的任务清单,省气象局完成了ROSE2软件雷达产品应用评估工作,并针对性强化了雷达应用技术研发。当前,省气象局已优化雷达反射率外推算法,短时强降水估测准确率达70%。同时,实现了龙卷风、雷暴大风、冰雹、短时强降水报警等4ROSE产品在一体化平台的集成应用,雷达拼图时效由6分钟缩短为4分钟,预警时间提前到20分钟。

省气象局主动联合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为省市县三级预报员开展风云地球湖北专题培训。“这使我们更加重视对风云地球平台卫星资料的运用,更全面地掌握了卫星资料使用方法。”宜昌市气象局业务科副科长易黄鹏说。

推动灾害性天气预报向风险预警转变,是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的必然要求,而气象灾害风险普查成果的充分应用是这一转变的关键,也是调研的重点之一。

“根据调研成果,省气象局强化了气象灾害风险普查成果应用,大力开展暴雨预警信号调整的标准修订工作。”宜昌市气象局局长余海涛表示:“5月,宜昌市便被确定为暴雨预警信号调整试点,并修订完善《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规范实施细则》,强化暴雨红色预警信号在临灾时的规范发布,为汛期预警做足准备。”

理机制 优化临灾预警气象服务流程

针对调研发现的预警信息传播渠道不充分问题,省气象局加速完成与三大通信运营商短信发布系统的对接,实现了橙色、红色天气预警信号全网自动发布。“调研期间,我们和相关单位对接了临灾预警气象服务需求,与省应急管理厅、通信管理局在信息发布和传播渠道上实现了共享。”省气象局减灾处处长孙学军说。

针对当前临灾预警叫应标准不合理、流程不完善的问题,省气象局组织修订完善叫应服务规章制度并强化监督检查。

74日凌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始县遭遇特大暴雨,长梁镇天生站5小时内降雨量达到295.7毫米。根据《恩施州灾害性天气叫应服务标准和工作流程》,气象部门在深夜有条不紊地开展逐级叫应服务。长梁镇党委书记胡北平表示:“凌晨4点,气象台一发布暴雨橙色预警信号,就及时电话叫应我们,为紧急组织天生桥社区居民转移抢下了时间。”这次精准气象服务助力3000余人紧急避险转移,多处山体滑坡但全县无人员伤亡。入汛以来,临灾预警气象服务助力全省紧急避险2.67万人次,转移安置1.02万人次,实现重大过程无人员伤亡。

临灾预警气象服务疏通了部门之间的“大动脉”,也深度融入了社区乡镇的“毛细血管”。

省气象局指导各地市气象局与当地党校、应急管理局等单位联合开展气象防灾减灾信息员培训,持续推进“多元合一”工作。当前,全省实现了省、市、县、村气象信息员100%全覆盖。

     完善气象临灾预警能力建设离不开法治保障。6月,临灾预警法规调研专班前往省司法厅立法二处,汇报了《湖北省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及传播管理办法》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根据该处建议,今年立法将按照调研中发现的新问题对该办法进行增减,对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的界定做进一步细化区分,以法治力量护航临灾预警气象服务顺利开展。(作者:陈佳雨 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