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气象微信
湖北天气微博
e天气安卓版
e天气ios版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资讯>>媒体聚焦

【湖北人大公众号】湖北之声|补齐气象灾害防御短板 筑牢安全生产生活屏障

为期三天的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于26日下午在武昌闭幕,会议审议了《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湖北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实施情况的报告》。报告显示,近两年,全省晴雨预报准确率达到81.04%,暴雨预警准确率 85%,我省气象预报准确率明显提升。省人大常委会在湖北入汛前开展执法检查,旨在推动湖北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全面准确实施,推动筑牢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安全屏障。

25日晚的一场雨,阻扰了气温的持续抬升,根据预报,27日夜间到29号,全省又将迎来一次降水过程,如今,天气预报不仅可以准确到湖北各市州,重点区域分辨率达到1*1公里,还可以提前预警发生时间。目前,我省暴雨预警时间提前量超60分钟,强对流预警时间提前40分钟以上,准确率达到85.7%以上。

武汉中心气象台副台长田刚:“强化了数值预报的业务能力建设,通过完善高分辨率的区域数字模式和快速更新的循环数值模式,研发了湖北重点区域的分辨率到一公里、更新频次为10分钟的短时的数值预报系统。”

我省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气候复杂,气象灾害发生频次高,更准确更早预警才能为群众生产生活提供有力保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省人大常委会在2011年12月审议通过《湖北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后,又在2015年和2017年进行了两次修正。颁布实施十年来,《条例》推动了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预防能力不断增强,气象观测数据传输时效从15分钟提升到1 分钟,天气雷达数据传输时效由7分钟提升到50秒,交通、农业等与气象联系密切的行业都因此获益。

武汉区域气候中心正研级高工万素琴:“针对湖北省气象灾害种类多、影响大,农业类型丰富多样的特点,我们完成了分县域的农业气候资源农业气象灾害精细区划,为全省的农业结构调整优化,特别是粮食作物和产业布局的优化,以及部署防灾重点提供科学的依据,从长远的角度减少气象灾害对农业的不利影响。”

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加剧,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2021年我省接连在出现龙卷风、暴雨等极端天气事件,这表明气象灾害防御工作仍然存在不少短板弱项。省人大常委会在检查中发现,联动响应的力度在县乡一级急剧减弱,而在鄂西南、江汉平原北部、鄂东南仍存在较大的天气雷达监测盲区,垂直探测能力有待提升。

省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主任委员肖伏清:“暴雨橙色、红色预警发出后,针对高风险区域、高敏感行业、高危人群的自动停工停业停课制度不够健全。气象灾害监测基础有待夯实,局地灾害性天气监测能力不足,气象灾害易发区和经济人口密集区的地面气象监测站点密度不够。运行超过10年以上的自动气象站接近总数的一半。”

在本次省人大常委会会议的审议过程中,有的委员提出,省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已于2020年过期,该规划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的各项规划衔接协调不够,应尽快启动《条例》修订工作。有委员建议,运用电子围栏等通信技术提高预警短信靶向发布能力,提速扩容提高全网发布速率。这些意见建议在本次常委会闭幕后,将及时交由省政府研究处理,为已经入汛的湖北更好筑牢安全屏障。(来源:湖北人大公众号 作者:湖北之声 刘成璐 黄文 责任编辑:高迅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