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报】护航长江经济带绿色生态廊道
——对气象积极融入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
崔讲学
“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成效显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长江经济带发展被摆在重要位置。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中之重——生态文明建设则与气象部门密切相关。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最重要的经济、生态、水上交通先进示范带,而湖北则是长江干线流经最长的省份,三峡工程坝区、库区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均位于此地。因此,湖北是长江经济带绿色生态廊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系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
长江经济带的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处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已经成为长江经济带建设的共识。与此同时,湖北地形复杂且天气多变,气象灾害频发重发,因灾害性天气引起的次生灾害严重。每次气象灾害的发生,都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而防御气象灾害则是气象部门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气象部门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处于重要位置,责任重大。
概括地说,湖北气象部门在长江经济带建设中首先要着力防范气象风险,包括防御气象灾害、积极应对农业气候风险、化解森林和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气候风险、防范城市气候风险,以及防范重大工程项目建设的气候风险等。
此外,推进气候资源利用也是气象部门的重要任务,如利用气候资源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发展特色农业、推进太阳能风能开发利用、开展人工增雨(雪),以及改善和修复生态环境等。与此同时,保护气候环境、推进低碳发展同样需要气象部门参与。气象部门要摸清气候资源总量、气候承载能力和气候容量,划出经济社会发展的气候红线。
近年来,湖北省气象部门围绕省委、省政府和中国气象局决策部署,在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以2016年为例,“98+”暴雨洪涝对长江大堤造成很大威胁,最后得以战胜洪水,气象部门功不可没。当年年初,气象部门就向湖北省委、省政府提交了厄尔尼诺次年分析报告。省委、省政府依据报告,在2月就做出了按照“98+”标准进行防御的决定。汛期,梁子湖在连续 7 天超保证水位后,实行破垸分洪。这是缓解梁子湖严峻汛情的应急之举,也是促进湖区生态修复的谋远之策。在决策过程中,“第二天有暴雨”的准确预报成为了重要参考。当年,湖北省气象局的公众满意率达到 92%,达历史最高。2017 年,我们又与水利部长江委员会、湖北省水利厅深化合作,实现了长江流域的降雨信息共享,形成降雨量信息“一张图”。
三峡工程自建设以来,湖北省气象部门一直为其提供专业气象保障服务。同时,在三峡工程建设期间,外界常有针对其气候影响的猜测声音。湖北省气象部门参与编写了《长江三峡库区气候变化影响评估报告》,分析了气候变化对库区水资源、农业、自然生态系统等八个方面的影响,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与减缓对策。
此外,气象部门还积极参与森林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利用气象卫星遥感资料提供林火信息,进行人工增雨作业;全方位开展风能、太阳能资源勘测选址、评估和运行的气候可行性论证技术服务;为长江流域防汛抗旱和水资源调度提供优质气象保障服务;配合相关部门协同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推进长江黄金水道交通气象服务,不断拓展生态文明气象保障服务领域。
下一步,气象部门将着力保障生态安全,聚焦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提升防灾减灾服务水平,并针对低碳发展做好专业气象服务。
继续完善气象综合观测系统。包括升级改造区域气象站,在现有环境气象观测站网基础上逐步增加观测要素,在高速公路、长江干线航道增加能见度等相关要素自动观测,完善农田生态和小气候监测站网等。很多灾害性天气尺度非常小,唯有完善观测系统,加密观测网络,才能准确捕捉。
进一步提高预报精准化水平。重点将加强天气监测预警能力建设、精细化气象预报能力建设、气象信息化业务能力建设、气象科技支撑能力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基于智能网格预报的气象服务业务,并将各类气象服务数据以多维信息图层的方式同屏展现。
湖北气象部门将投入到长江经济带建设的诸多领域中去,如做好长江流域防汛抗旱气象保障服务,强化生态环境气象预测预报和灾害风险预警,强化长江黄金水道现代航运气象保障服务,积极服务城市宜居环境建设,继续为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提供支撑,加强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气候可行性论证服务,加强气候与气候变化应对服务,开展生态系统气象条件和气候承载力监测分析评价,强化生态服务型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来源:《中国气象报》2月26日三版头条 作者:湖北省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 崔讲学 整理:中国气象报记者 刘钊 刘庆忠 李傲 责任编辑:唐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