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名称:政策解读发布机构:中国气象报
发布日期: 2015年10月14日 2015年10月14日 文号:
效用状态:有效

充分发挥气象标准化在气象现代化中的基础性作用 ——中国气象局副局长于新文解读《中国气象局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的实施意见》

日前,《中国气象局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出台。《意见》出台的背景是什么,其内容和目的是什么?记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中国气象局副局长于新文。

记者:中国气象局高度重视气象标准化工作,年初全国气象局长会议提出“现阶段,要以信息化、集约化、标准化的理念和方式推进气象业务现代化”,在推进气象信息化工作中也明确提出要“标准先行”,那么如何认识新时期、新形势下加强气象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意义?

于新文:标准是经济社会活动的技术依据,是国家基础性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标准化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起着基础性、战略性作用。当前,国家高度重视标准化工作,并将其提升到一个新的战略高度。而实践经验也表明,制定和实施标准是保障社会事务最佳秩序和依法履行工作职责的有效方式和手段,这也得到了全社会广泛认同,标准在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事务中的作用势必日益突出。

气象工作的技术性、专业性强,标准理所当然地应该贯穿于气象业务、服务、科技和管理工作的全过程。特别是随着气象现代化和气象法治建设的全面推进,气象改革的全面深化,气象信息化的加快推进,气象工作专业性、公共性、跨领域的特点越来越突出,利用标准所具有的技术权威性和系统综合性,可以更好地统一气象技术、管理和服务要求。因此,在新形势下,气象标准化工作是气象事业提质增效升级、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支撑,是气象现代化的重要基础,也是气象信息化的重要环节。各级气象部门必须树立“标准先行”的理念,把标准作为提升业务技术水平和履行气象职责的重要抓手和技术支撑,充分发挥标准的技术门槛作用,通过标准化建设,推进气象技术、管理和服务的集约化、规范化,促进气象资源的共享和最优配置,为实现气象工作法治化奠定基础。

记者:《意见》是在什么背景下出台的呢?

于新文:《意见》是在外部要求推动和内在需求驱动的综合作用下出台的,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国家对标准化工作的新定位和新要求,为《意见》的出台创造了契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政府要加强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等制定和实施,加强市场活动监管,加强各类公共服务提供”,标准和战略、规划、政策一同明确列入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范畴,成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要素之一。2015年3月11日,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就更好地发挥标准化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提出了改革任务和要求。8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贯彻实施〈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行动计划(2015-2016年)》,就落实改革方案第一阶段任务提出了工作要求,并进行了分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标准化工作改革精神,就需要结合部门实际提出加强气象标准化工作的举措。

二是中国气象局党组关于强化标准化管理的要求,为《意见》的出台奠定了基础。2015年1月14日,《中共中国气象局党组关于全面推进气象法治建设的意见》印发,明确将气象标准化纳入气象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并就强化标准化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为贯彻落实该文件精神,需要逐条对照细化落实标准化相关的任务要求。

三是气象改革发展的新需求,为《意见》的出台指明了方向。当前,气象事业正处于协调推进气象改革发展重点任务的关键阶段,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全面深化气象改革、全面推进气象法治建设以及气象信息化均对气象标准化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需要围绕气象事业发展的近期和远期目标任务,研究和提出加强气象标准化工作的相关举措,以便更好地发挥气象标准化的支撑保障作用。

四是气象标准化工作自身发展需求,为《意见》的出台提供了动力。“十一五”以来,气象标准化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也还存在标准意识不强、协同推进不够、重要标准缺失、标准质量不高、标准执行不力等一些亟须解决的突出问题,既制约了自身发展,也影响了支撑作用的发挥。需要以问题为导向,改进工作机制,采取有针对性和可操作的措施来进一步加强气象标准化工作。

记者:《意见》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推进气象标准化工作改革发展的重要指导性文件,其起草原则和预期目标是什么?

于新文:《意见》是按照国家标准化工作改革的总体要求和紧紧围绕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全面深化气象改革和全面推进气象法治建设的任务要求起草的,主要坚持以下四个原则:一是问题导向、注重实效。要把有效解决突出问题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推动各项改革措施的出台和落地。二是统一管理、分工负责。既发挥好标准化归口管理部门的综合协调作用,又发挥好主管职能部门在分管标准领域内的业务管理和指导作用。三是内外兼顾、突出重点。把气象标准从过于注重内部业务技术需求向兼顾社会、行业和公众需求转变,同时努力做到应有标准不缺失,让标准在当前推进气象信息化以及职能转变、市场开放的形势下,为实现业务服务统一规范、促进行业资源共享、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提供支撑和保障。四是多元参与、协同推进。坚持推进开门制标、开放贯标,建立健全全社会、全行业共同关心、参与和推进气象标准化工作的机制,营造良好氛围。

《意见》的预期目标是建立适应需求、重点突出、系统协调的标准体系,健全职责清晰、运行高效、齐抓共管的标准化管理机制,形成制度完善、广泛参与、协同推进的标准化工作格局,让标准贯穿于气象工作全过程,在各项气象工作中实现有标可循、依标办事。

记者: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近期多次就加强气象标准化工作提出要求,并强调要做到“四个强化”,《意见》是如何体现的?

于新文:中国气象局党组一贯高度重视气象标准化工作,郑国光局长最近又特别针对气象改革发展的远期战略目标要求和气象信息化的近期任务需求,提出要进一步加强气象标准化工作,充分发挥气象标准化在气象现代化中的基础作用,要从强化标准意识、强化顶层设计、强化标准质量、强化标准执行入手,从根本上解决气象标准化工作的体制机制难题。《意见》围绕“四个强化”提出了若干工作举措。

关于强化标准意识。气象工作是科技型、应用性工作,这与标准作为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总结的本质属性相契合,因此,发挥好标准的作用对于气象工作来讲本是应有之义。但是长期以来,在“部门管理”的束缚下,我们更多地习惯用文件和业务规范替代标准,标准化工作在气象业务、服务及管理中逐步“边缘化”,这已经不适应新的形势要求。因此,《意见》首先强调要强化标准意识,要求各级气象领导干部和业务科技人员要牢固树立标准化理念,切实从思想上重视、从行动上落实,真正把气象标准化工作纳入日常工作体系,发挥好标准化工作的支撑保障作用。

关于强化顶层设计。重点是要做好标准体系设计,加快出台重要标准。过去的气象标准比较注重内部的业务技术需求,专业性、技术性、针对性强,但同时也存在不通俗易懂、适用面窄的问题,面向社会、面向公众并能够为履行管理职能提供支撑的标准不多,特别是强制性标准数量较少,没有体现出标准应有的行业指导性和社会权威性。为使标准更好地适应职能转变、市场开放的需要,为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和统一行业规范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意见》提出要组织开展各领域标准体系框架研究和设计,加强与国际先进标准和国家基础性标准对接,建立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库,构建有机统一、相互衔接的标准体系,统筹指导标准的制修订。同时明确了全国综合气象信息共享平台(CIMISS)支撑配套标准、数据格式、技术装备、防雷减灾技术与管理、服务市场监管以及涉及基本气象业务技术和布局、气象灾害等级和预警、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等重点领域重要标准,开辟绿色通道,加快关键急需标准的出台和实施。

关于强化标准质量。标准需要具备好的科研和实践基础。目前气象标准存在质量不高、执行不力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标准科技基础薄弱以及与业务服务管理工作脱节。为了提高标准科技含量,避免出现为做标准而做标准的现象,《意见》从强化标准的科技支撑和提升标准与业务服务的融合度着手,提出将标准研究纳入气象科研计划、推进各类业务科技项目形成标准化成果、优先立项有科研成果支撑的标准项目、主管职能部门全程介入标准化关键环节、建立标准适用性评估制度、完善标准实施信息反馈机制、优先支持一线业务服务科研骨干承担标准制修订等若干举措,力求不断提高标准质量。

关于强化标准执行。标准的实施和应用是发挥标准作用、效益以及体现标准权威性的唯一途径,也是改进标准质量的有效渠道,因此,标准的实施和监督是标准化工作的重要环节。通过气象标准实施情况调查以及相关调研表明,标准执行与否的关键在于主管职能部门是否将标准纳入管理考核体系。因此,《意见》提出建立标准强制执行制度,首先在气象部门内要严格执行已发布实施的气象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具体措施包括要求主管职能部门将标准纳入行政管理和业务考核工作体系,定期开展标准实施监督检查;要求气象业务服务单位全面贯彻执行标准,使标准成为装备准入和业务准入的“硬约束”,同时要进一步完善“执行标准清单”制度。此外,深圳、苏州等地开展气象标准化试点工作的经验也表明,试点是强化标准实施的有效手段和重要抓手。因此,《意见》也提出要鼓励开展标准化试点。

除了以上重点举措外,《意见》还针对当前标准制修订制度不完善的问题,提出了建立标准制修订项目分类管理制度、建立制修订快速程序、建立问责制度、强化“开门制标”、推进标准制修订信息的公开、透明等举措;针对标委会作用发挥不够的问题,提出对标委会实行双重管理、建立标委会工作绩效评价和通报制度、建立标委会委员履职考核制度等;针对标准化工作职责落实不到位的问题,提出要进一步明确和落实主管职能部门和业务服务单位的工作职责,重点是要强化主管职能部门在分管领域抓好标准体系建设、强化标准实施和监督、开展标准适应性评估等管理职责,促进各司其责、齐抓共管局面的形成。

记者:《意见》对气象标准化工作提出了哪些激励保障方案?

于新文:为吸引和激励更多高层次人才参与气象标准化工作,《意见》提出要将标准纳入科技奖励的知识产权证明目录,将标准化成果纳入科技成果认定和科技奖励评选的范畴,将标准化成果和奖励作为高级职称评聘以及首席气象服务专家、首席预报员等高层次人才选拔的依据,鼓励和支持业务、服务和科研骨干参加标准化技术组织,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同时,为普及标准化知识和理念,《意见》提出要将标准化课程纳入领导干部、业务服务骨干和从业资格等培训计划,对已发布的强制性标准和行业标准在网上提供免费查询和下载。此外,《意见》还提出要保证标准化工作经费投入,要根据工作任务将所需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

记者:如何将《意见》提出的任务措施落实到位?

于新文:《意见》是贯彻落实国家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和行动计划的具体抓手,也是贯彻落实中国气象局党组1号文件的突破口和具体举措,认真贯彻落实《意见》提出的加强气象标准化工作的一系列重要举措,对全面提升气象标准化工作水平,更好地发挥气象标准化对气象事业的支撑保障作用,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为使《意见》落地生根、发挥作用,重点是要抓好任务分工、制度建设以及跟踪督办等方面的工作。一是抓好任务分解和分工。《意见》明确了重点任务、时间节点和责任主体。各单位都要认真梳理任务要求,确保按时保质完成各项任务。二是抓好配套制度建设。《意见》的很多工作举措需要配套政策和制度支撑,才能形成常态化的工作机制。各单位要按照分工加快制定各种配套制度,确保各项任务可操作、可落实。三是抓好督查督办。《意见》的任务落实是否到位、配套制度是否到位,需要后续的跟踪督查。各级气象部门领导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抓好监督检查和考核问责,确保任务落到实处。

(来源:《中国气象报》2015年10月14日一版 作者:张明禄)

原文件:中国气象局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的实施意见http://www.cma.gov.cn/root7/auto13139/201612/t20161213_349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