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气象微信
湖北天气微博
e天气安卓版
e天气ios版

【科学楷模】为写一本册子,雷雨顺填了2300多张卡片——既然别人很少做 我们来做吧

1972年夏天,一场罕见的冰雹把北方上万亩丰收在望的麦田夷为平地,让雷雨顺深感痛心。

1965年从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后,雷雨顺走进气象领域,后来成为原国家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天气气候研究所天气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或许跟他的名字也有关系,摸清雷、雨等灾害性天气的“暴脾气”真的成了他这一辈子都在努力做的事。

那场冰雹发生时,我国还没有预报冰雹的能力。“冰雹是灾害,过去比较难研究,很少有人研究,既然别人很少做,我们来做吧。”他查阅了国内外大量资料,填写了2300多张卡片,下决心一定要找出适合中国人自己的冰雹预报方法。

“老雷把基本的东西做出来,变成中国的东西。”北京市气象局退休职工吴正华说。

雷雨顺收集了大量资料总结成书,这本具有中国特色的《冰雹概论》正式揭开了冰雹之“谜”,也为世界冰雹研究作出了中国贡献。

他的暴雨研究也是这样深入的。1975年8月,河南一场特大暴雨给国家和百姓造成上百亿元损失,对人民群众影响重大。作为气象工作者,雷雨顺感到痛苦、内疚,同时也更想找出预报暴雨的有效方法。他和课题组的同志一起,从大气蕴藏的总能量与大气不稳定理论入手,探索“暴雨”预报新方法。通过河南省地面天气图计算地面能量,从7月30日到8月5日,1小时1张图的运算过程耗费了大量精力。经过几年的艰苦探索,他和课题组一起研制出一套物理量图,形成了新的暴雨预报方法,用于灾害性天气预报实践,提高了暴雨预报的准确率,因此获得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为了这套中国人自己的预报方法,雷雨顺格外珍惜时间。他总说:“我什么都不缺,最缺的是时间。”经常早晨6点就来到办公室,直到深夜12点多才离开,以至于被别人误会办公室总忘关灯。为了节省时间,他还经常在晚上赶火车到省里讲解业务与技术融合问题,帮助地方提高业务水平,讲学足迹遍及22个地区。

1982年10月,在成都参加中国气象学会年会期间,雷雨顺突然晕倒,送医后确诊为肺癌晚期。而当病情略有好转时,他又写起《关于特大暴雨的天气动力学分析》的研究方案。临终前,他让爱人捧着录音机,讲了十分钟的话,为气象科研方向和计划、科技人员培养等留下了宝贵意见。(本报通讯员李倩整理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