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气象微信
湖北天气微博
e天气安卓版
e天气ios版

省保障中心:多措并举 不断提升保障水平

气象数据存储共享能力不断提升

1.实现了面向服务的海量数据存储

CIMISS系统为核心,建立国省统一的数据环境,实现14类327种实时、历史数据的在线存储服务;历史实时资料一体化运行,资料存储量200T,有效提升了数据可用性。推进历史资料整编与档案数字化工作,形成了高质量基础气象资料集,完成数字气象档案馆一期建设,整理著录气象档案元数据42000卷,开展气象百年站专题知识库建设,气象大数据资源更加丰富。

2.大力推进数据开放共享

以湖北气象云平台为支撑,形成“气象云+楚天云”的大数据共享格局,推进气象信息在全省经济社会各领域的综合开发利用。一是我局与楚天云合作建立气象专区。开通了与湖北楚天云的100M专线,建立了气象专区,2019年与湖北省水利厅、长江水利委员会、湖北省自然资源、湖北省环保厅、长江航道局5家单位开展数据交换共享工作,交换数据量83GB。二是形成气象数据资源管理目录,实现气象数据汇聚。按照《基本气象资料和产品共享目录》,湖北省气象局开放共享的气象数据包括地面、高空、气象卫星、天气雷达、数值天气预报等11大类基本气象资料产品。数据产品总量52TB2019开放共享总量17.8TB是建成了湖北气象大数据交换共享平台,统一了对外服务数据接口,规范了数据共享流程;2019年共为农业、电力、水利等10个行业提供在线数据共享服务,分发数据量17.8TB;提供离线气象资料服务43次,外部用户主要来自政府机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工程设计与规划等单位,开具气象资料证明30份。

3.以数据为核心提高供给能力

CIMISS为基础统一全省数据环境,2019年CIMISS气象数据统一服务接口下载量达235TB,下载次数4亿次;集约开发了“两网一端”(湖北气象预报服务业务一体化平台、湖北气象业务内网和极目天气移动APP),为全省气象业务人员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共享服务。2019年一体化平台访问量327万次,用户数887人;业务内网访问量26.8万次;极目天气APP访问量3.7万次,用户数1494人。

二、网络环境支撑能力不断增强

建成“气象云+专有云+公有云”的混合异构气象云平台,省级基础资源池已具备万兆接入、40G上行网络、云平台服务器34台、存储容量500TB、虚拟机260台的运行能力。目前基本实现全部省级业务系统入云运行管理,实现计算存储资源动态统一供给,提高信息基础设施总体利用率和效益;形成地面宽带双路互备的省域气象广域网,省市县局接入网络分别达到400M、50M、20M;省局配置有VPN设备,各市(州)局与县(市、区)局可以使用VPN令牌通过国际互联网拨入建立起带宽10M的 VPN通道(该通道主要作为各单位接入的备份通道),连接到省局业务内网;卫星通信系统作为地面通信的重要补充,省、市、县三级均建立有卫星数据广播(CMACast)系统,在省级建立有风云二号、风云四号静止气象卫星和风云三号极轨气象卫星湖北接收系统。全省通信线路共303条,包括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两大营运商;行业部门间通信线路23条;建成全省市县三级互通互联的高清视频会商系统,实现会商系统音视频信号“云端部署,终端获取”

三、数据处理能力持续提升

研制了一套适用于全国地面气象资料全要素质控方案,提出和改进了基于观测设备故障的质控算法特殊天气事件质控算法等6项地面气象要素质控算法。自主研发了气象资料业务系统(MDOS),成果在全国31省进行业务应用和持续升级,取得了很好的业务效益,消除了“错误数据直达应用用户桌面”的问题。我国常规气象观测资料质量控制时效由180~300s缩短至不足15s,国家级地面站和区域地面站资料的5分钟到报率分别提高了10%和5%。

四、大力推进实况融合分析业务

利用中国气象局下发的多源融合实况分析产品,基于卫星辐射资料以及稠密自动站分区QPE产品等,采用机器学习和偏差订正等技术,研制适应湖北省复杂地形的高空间分辨率气温、降水地面实况产品,将分辨率由5km提升到1km。采用多源资料协同质控和时空分析方法自动处理错误数据,降低了异常数据对实况产品的影响。通过建立降水异常事件模型,引入雷达、卫星多源资料,综合运用时空分析、多属性决策以及机器学习等技术,实现了多种降水异常数据的自动检测和处理降低站点观测错误数据对实况产品的影响。湖北省实况产品实现了强降水估测、弱降水得到了改善、晴空非降水被有效的剔除

五、初步建成湖北气象大数据云平台

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等新的信息技术,完成了湖北气象大数据云平台“天擎”的本地化研发和部署,是促进形成+业务模式新格局的核心软件技术平台,是消除数据孤岛 应用烟囱,推进资源整合、流程再造,发挥数据聚集规模效应,实现业务集约高效的关键,平台算力达到2000核,存储容量接近2.3PB。在数据汇聚交换上,实现行业大数据、互联网数据、社会化气象观测数据等20多个行业、2000多类数据的收集;实现全网数据按需交换、快速入库,地面自动站数据入库不超过30s,雷达基数据不超过1分钟,从国家中心到省级实况分析和智能网格预报产品不超过1分钟,数值预报和卫星产品不超过10分钟,全面提升气象业务和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