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气象微信
湖北天气微博
e天气安卓版
e天气ios版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资讯>>气象要闻

【学习体会】优化学科布局努力打造中国暴雨中心

优化学科布局 努力打造中国暴雨中心

崔春光

 国务院印发的《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为统领,开篇就明确了“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先导性社会公益事业”的定位,围绕“增强气象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作出了重要部署,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面向人民生产生活、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加强气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完善气象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构建科技领先、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人民满意的现代气象体系。

 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暴雨强对流等极端天气事件频发重发,统筹发展和安全对防范气象灾害重大风险的要求越来越高。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因雨而生,瞄准暴雨防灾减灾国家目标和业务服务需求,坚持创新驱动发展、需求牵引发展、多方协同发展,以“一个科学试验体系、两本权威专业期刊、三个高端创新平台、四个优势学科方向、五个全域支撑系统”为抓手,为加快建成中国暴雨中心不懈努力。

 一个横贯长江上、中、下游的暴雨野外科学试验体系持续推进长江流域暴雨野外科学试验体系建设。依托中国气象局长江中游暴雨监测野外科学试验基地,持续开展针对长江流域高影响天气、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关键物理过程的目标观测研究,组织实施梅雨锋暴雨、暖区暴雨、山地暴雨等典型暴雨 “捕雨计划”,构建从水汽和系统源头到长江中下游暴雨科学试验体系,稳步打造暴雨监测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两本国家权威暴雨专业期刊进一步提升暴雨领域国家权威刊物《暴雨灾害》、《暴雨年鉴》行业影响力。立足于暴雨研究特色,加强品牌期刊建设,将中国科协地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暴雨灾害》打造成全国知名、有影响力的气象类杂志。《暴雨年签》要以“重大暴雨过程征集和年度十大暴雨事件遴选”等活动为抓手,为开展暴雨科技攻关、暴雨灾害评估、暴雨预报总结等提供科学、系统、连续的基础检索材料。

 三个科技创新和国内外合作交流高端平台全力打造三个国内外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和对外合作交流高端平台。紧密围绕“提高暴雨预报水平”核心,持续组织举办“暴雨东湖论坛”,推进“暴雨监测预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建设,积极申报“中国气象局长江流域定量降水预报与洪涝监测预警重点开放实验室”,重点在暴雨中尺度机理、暴雨数值预报、暴雨监测预警、洪水及暴雨次生灾害等领域进行沟通交流,推动科研院所、业务单位、学界间协同发展,为广泛开展国内外合作,培养、吸引和使用高层次优秀人才打造优秀的科技创新平台。

 四个优势学科方向进一步发挥优势学科影响,提升暴雨预报支撑能力。围绕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目标,大力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聚集国内外暴雨科研力量,开展暴雨、强对流、中小河流洪水、山洪灾害等监测预警和机理研究,加强中尺度暴雨数值模式研发,实现暴雨预报核心技术突破及业务应用,力争在暴雨监测预警、暴雨机理、暴雨数值预报和流域水文气象等优势领域取得原创性、突破性成果,支撑华中区域、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暴雨预报业务。

 五套面向全国和区域的多类别业务支撑系统着力构建五套面向全国和区域的多类别业务支撑系统。中尺度数值模式及快速循环预报系统、多源资料融合分析系统、灾害性天气分类识别及预警系统、流域水文气象实时预报系统和北斗/GPS大气水汽解算系统等优秀科技成果,着力向流域区域各省转化应用,为全国暴雨预报业务服务和提高暴雨预报准确率提供强大科技支撑,为推动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和加快建成现代化气象强国提供强大科技支撑,为保障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科技支撑。(作者系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