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气象微信
湖北天气微博
e天气安卓版
e天气ios版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资讯>>气象要闻

【两个至上】暴雨所:在科研路上踩实每一步

   尽管1972年出生的李俊从事气象科研工作已近20年且成果丰硕,但只要谈到科研,他总是充满干劲,“越是难啃的骨头,我越想要攻克它!”

  2021年,身为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简称“武汉暴雨所”)研究员的他,荣获湖北省总工会“荆楚工匠”称号。此前,他已获得多项殊荣,如湖北省气象部门青年新秀、首届湖北省气象部门“十佳青年”、湖北省气象局科技拔尖人才等,并五次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三次获得司局级科研开发奖、多次被湖北省气象局授予重大气象服务先进个人称号……

  初出茅庐 啃下气象现代化硬骨头

  荣誉是对科研成果的肯定,而丰硕的成果来自李俊的不懈努力和敢“啃硬骨头”的科研精神。

  1995年,中国气象局开展气象现代化建设大型骨干工程“气象卫星综合应用业务系统”建设(简称“9210工程”)。刚从南京气象学院(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专业毕业,进入武汉中心气象台工作的李俊,还是个“毛头小子”。

  9210工程的核心工作是建设以“气象信息综合分析处理系统(MICAPS)”为标志的新一代气象预报业务流程。如何基于MICAPS实现湖北新一代的预报业务流程?没有人知道。于是,李俊自告奋勇。不懂编程的他,便买书自学;没有充裕时间,就值完夜班接着干。深夜的气象台,总能看见他一遍遍调试程序的身影。

  一年的不懈努力,让湖北省气象部门在全国率先建立新一代气象预报业务流程,气象信息流转更加迅速,预报员工作更加便捷,湖北气象业务向着现代化又迈进了一步。

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研究员李俊。

  潜心钻研 破解数值预报难题

  数值预报是气象现代化的核心技术,是未来的发展方向。2002年武汉暴雨所成立,李俊转战此地,开始研究区域数值预报系统。

  为了解决不同时空尺度暴雨的分析预报难题,他针对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建立的AREM暴雨数值预报模式,深入开展研究工作。他与团队一起建立了华中区域集资料同化、快速循环、确定性预报、集合预报于一体的数值预报体系;设计AREM模式的侧边界扰动方案,缓解侧边界对集合预报的影响与制约,实现了区域数值预报向集合预报的新跨越,提高了灾害性天气预报准确率。

  “科研永远没有止境。我只有不断汲取最新知识,才能在科研的道路上探索得更远。”前进的道路上总会有牵绊,2011年,李俊放下还在蹒跚学步的孩子,只身前往美国马里兰大学学习,重点开展我国梅雨锋暴雨的集合预报技术研究。在美国与他做伴的,只有他的研究对象——我国陆地暴雨最重要的影响系统“西南涡”。

  李俊首次采用“集合敏感性方法”,针对西南涡进行“适应性观测”研究,验证了利用“集合敏感性”开展我国高影响天气适应性观测的可行性,为适应性观测提供了可行的技术依据,获得了国际专家的认可。

  学科交叉 科研成果“多面开花”

  2016年,李俊开始研究复杂地形下的山地暴雨预报这一国际难点。他提出了“地形不确定性”的概念并设计了其扰动方案,明显改善了地形复杂地区强降水的概率预报,为我国山地暴雨集合预报提供了一种自主可行的新方案,也在国际该领域中展示了中国力量。

  多年的科研经验和丰硕成果,让李俊有了更深邃的思考,“除了做好预报技术的研发,针对我国的地形特点及主要自然灾害,我的成果和经验还能做什么?”

  他实地探访多地山洪沟现场,跑遍了葛洲坝水利枢纽、三峡梯调中心等枢纽工程,开展“长江流域山洪致灾临界雨强拟定及预警技术”研究,完成了针对山洪示范区的定量降水数值预报系统。面对数值预报在水文预报中应用的难题,他利用集合预报处理三类降水不确定性(量级、落区、时间分布)的具体方法,并与水文预报模型结合,解决洪水预报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成果获得2017年水利部大禹水利科学技术二等奖。

  科研精神需要传承。如今,武汉区域气象中心“区域中尺度数值模式发展”科技创新团队在李俊等科研骨干的带领下,逐步形成了一支20余人的研究队伍,其中多名青年科技骨干多次获得了省部级荣誉,他们还将在科研的道路上啃下更多“硬骨头”。(作者:省公众中心 代蕊 暴雨所 徐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