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气象微信
湖北天气微博
e天气安卓版
e天气ios版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资讯>>气象要闻

【学习体会】深耕细作 务实创新 奋力谱写湖北气候事业新篇章

武汉区域气候中心 刘敏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同志在新中国气象事业70周年的重要指示,明确了气象工作事关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战略定位,提出了气象强国的战略目标,以及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的战略任务。武汉区域气候中心坚决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补短板强弱项,坚决以高标准严要求强特色树品牌,深耕细作,务实创新,奋力谱写新时期湖北气候事业新篇章。

    筑牢“生命安全”的气候防线。防汛是湖北天大的事,开展长期气候趋势和长江流域旱涝监测预测、重大气象灾害风险预估评估是气候中心的主责主业。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指示批示精神,对标湖北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任务,始终坚持不断提升气候监测预测及风险预警能力这一主线不动摇,瞄准国内外气候科技前沿,着力破解“卡脖子”的业务瓶颈,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争取先机。一是全力做好主汛期、梅雨期、秋汛期以及各项重要活动的延伸期和气候趋势预测和检验评估,切实肩负“第一道防线”的安全职责;二是不断提高暴雨等重大气象灾害风险预估评估能力,开展灾害普查,细化承灾体类型、致灾领域以及受灾分析等方面的影响评估,建立标准化的指标体系和预警流程,完善分灾种、分区域的预估预警,不断深化气象灾害的防御体系建设。

    紧扣“生产发展”的气候需求。湖北作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是国家粮食主产区,地处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气象灾害多发频发,气候保障服务责任重大。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强调,民生是最大的政治,湖北省政府也印发了《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更高水平气象现代化助力湖北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是新时期湖北气候事业发展的指南针、定心盘。一是要进一步强化灾害性天气对行业的影响预估评估和风险预警,以及粮食安全、电力安全、航运安全等领域的气候保障服务;二是要不断完善经济作物、特色作物及扶贫产业等领域的气候品质评估技术,加强淡水养殖特色气象服务中心建设,加快推进农产品气候标识、农业保险、智慧农场等“乡字号”、“江字号”、“绿字号”气候品牌建设,精准助力脱贫攻坚;三是要不断强化卫星遥感等新技术在粮食、电力、航运气象服务监测评价中的应用,推进生态气象、农业气象、气候评估、气候应用等业务融合发展。

    深化“生活富裕”的气候保障。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巨变,人民生活日新月异,在深度挖掘各地气候、生态、旅游等优势资源,助力打造 “宜居”、“宜业”、“宜游”等城市(县)建设,深化生态修复与涵养,开展大气污染防治等对气候业务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康养、休闲、旅游、健康等领域有了更加精细化的需求。面对新形势新目标新任务新要求,要不断深化环境气象、生态气象、智慧农业气象等基础业务协同创新发展。一是围绕地方经济建设发展大局,持续深化重点区域、敏感行业和高风险地区等气候基础支撑业务,全力做好城市热岛、通风廊道设计、城市内涝防御以及三峡、南水北调等惠及民生建设工程的气候保障;二是持续推进科技业务服务创新,加强气候变化监测预测、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气候应用服务以及遥感生态等关键技术研发,全力支撑应对气候变化、减轻气象灾害风险、强化气候资源应用等保障服务工作;三是按照《湖北省气象局业务技术体制重点改革试点方案》、《湖北省环境气象业务发展行动方案》、《湖北省生态气象业务服务能力建设行动方案》等工作部署,加快推进各项业务改革的落地落实,着力补齐能力短板、强化业务弱项、健全体制机制。

    肩负“生态良好”的气候重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湖北作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省份,气候中心将坚决贯彻落实国家、省委省政府和中国气象局对生态省建设以及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切实履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职责,从趋利和避害两面入手,强化大气污染防治和生态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不断提升生态良好气象保障服务能力。一是强化已有生态气象、应对气候变化、环境气象领域标准的实施应用,推进生态环境多源数据资源交换、生态环境气象监测评估、环境气象业务、气候变化影响评估、气候可行性论证、生态安全气象风险预警;二是利用多源卫星资料开展水源涵养区、水土保持区、湖泊湿地、生物多样性维护、洪水调蓄等重要生态功能区和生态安全屏障区生态环境状况遥感监测评估;三是研发气候对山水林田湖生态系统质量影响,重点开展气候和气候变化对长江流域、汉江流域水资源的影响评估,以及气候变化对江汉平原重要湖泊湿地面积、水质、生态环境及生物群落的变化影响分析,不断提高气候变化对生态安全的预估评估和趋利避害的预警能力。(作者系武汉区域气候中心党委书记、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