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气象微信
湖北天气微博
e天气安卓版
e天气ios版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资讯>>气象要闻

【学习体会】靶向发力 精准服务

曹宏开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中国气象事业70周年的重要指示,为新时代气象事业发展指明了根本方向,明确了战略定位、战略目标,确定了战略重点和战略任务,是新时代气象事业发展的根本遵循,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宜昌全市气象部门紧密围绕指示精神,对标“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新要求,主动融入、认真谋划,为生态文明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气象支持;靶向发力、精准服务,为服务国家服务地方服务人民提供高质量气象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4月来到宜昌,考察调研长江生态环境修复工作时强调,要在坚持生态保护的前提下,发展合适的产业,实现科学发展、有序发展、高质量发展。宜昌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美丽宜昌,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的奋斗目标。对标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宜昌气象部门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坚持数据信息共享、科技创新驱动,不断探索为城市提供多元化智慧气象服务;坚持打造部门特色、深耕优势业务,大力提升生态环境和乡村振兴气象保障服务能力。

牢牢把握气象关系生命安全,防减救灾服务“安”民。一是构建高效科学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完善市、县、乡镇、村四级气象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将农村气象灾害防御纳入乡镇基本公共服务,形成“多员合一”的基层防灾减灾信息员队伍,强化城市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二是完善气象灾害监测网络。调整优化自动气象观测站网,农业、水利、应急、交通、旅游、电力、城市建设等重点行业将自动气象观测站统筹纳入项目规划建设,实现重点区域、贫困地区、薄弱地区、监测盲区的自动气象观测站全覆盖。三是提升灾害预警信息精准发布能力。组建市、县两级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机构,依托大数据、位置服务和云发布等手段搭建智慧信息发布平台,实现气象灾害等预警信息分灾种、分区域精准发布和实时快速全网发布,推进靶向式预警信息发送服务,提高红、橙灾害预警发布时效性、针对性和覆盖面。四是加强防灾减灾救灾科普宣教。针对不同社会群体提供气象防灾减灾救灾科普宣传培训的精准服务,将气象灾害防御知识纳入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融入中小学科普教育体系,纳入党员干部日常培训学习。

牢牢把握气象关系生产发展,公共气象服务“利”民。一是加强民生气象服务。将公共气象服务纳入各县市区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气象服务融媒体平台,丰富气象产品供给。二是推进重点行业气象服务。推进交通、林业、水利等重点行业气象监测预报服务系统建设,提升恶劣天气交通安全处置和交通运营管控、森林防灭火、防汛抗旱气象服务能力。开展电力气象灾害风险预警,发展风能、太阳能精细化智能预报预测,提升能源气象服务能力。加强旅游景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预报和风险防控。三是提供个性化、多元化气象服务。跨行业、跨地区、跨部门协同提升针对环保、交通、能源、保险、商业等领域的多元化、专业化气象服务供给能力。

牢牢把握气象关系生活富裕,气象为农服务“富”民。一是提升农业气象服务能力。夯实农业气象能力基础,强化服务供给,助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深化柑橘、茶叶、烟叶等特色优势农业气象服务。开展优势农业种植区局地小气候的实时监测设施建设。建设宜昌柑橘省级特色气象服务中心和宜昌经济林果省级农业气象试验站,推进面向种植户的“直通式”农业气象服务。二是发展新型农业气象服务。优化现代农业气象服务布局,提升“直通式”气象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推广国家地理标识产品个性化农业气象服务,推动农产品气候品质论证。开展柑橘、茶叶、优质稻等“气候好产品”认证服务,挖掘农产品气候价值,助力农作物品牌发展和质量提升,提高宜昌优势农产品竞争力。

牢牢把握气象关系生态良好,生态气候服务“惠”民。一是加强生态环境气象服务。提高大气污染气象条件监测预警水平,开展全市生态环境气象预报预警服务和科研工作,成立宜昌市生态环境气象服务中心,开展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气象决策服务、气象条件对大气污染防治效果影响评估服务。二是开展绿色发展气象基础保障服务。推动建立“中国天然氧吧”、“国家气候标志”、“避暑旅游目的地”、“特色气候小镇”等特色气候资源标志创建工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服务示范区和气象公园建设,探索建立气象条件对生态环境状况的贡献率指标和影响指标,为政府履行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监管职责、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考核提供决策支撑。三是开展宜居宜业宜游气象服务。加强与生活、生产相关的气象环境舒适度、室内微气候等方面的服务,开发特殊气象景观和特色旅游气象指数预报,开展天气、气候变化对疾病发生的气象预警提示服务。

唯落实,见担当。宜昌气象部门将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勇于担当、锐意进取、务实重行,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推动宜昌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气象强国贡献智慧和力量。(作者系宜昌市气象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