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以气象科技创新服务保障“国之大者”——专访中国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 陈振林
编者按:7月15日,《瞭望》2024年第29期发表《以气象科技创新服务保障“国之大者”——专访中国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 陈振林》,现将全文转载如下:
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提出严峻挑战。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强度、时空分布、发生机理、潜在风险等诸多方面呈现明显变化,对经济社会带来的系统性、叠加性、级联性风险不断加大。
作为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科技支撑部门,中国气象局在气候变化监测和影响评估等领域发挥自身优势,取得一批突破性的科技创新成果,助力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实施“双碳”战略、实现高质量发展。
“我们提出加快推进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化两大任务。”中国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振林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专访时表示,气象部门以防范气候变化风险为重要抓手,以保障国家气候安全为己任,围绕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需求,深化科技创新、拓展服务领域、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度参与国际气候治理。以“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筑牢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为保障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积极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贡献力量。
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瞭望》:气象部门近年在开展气候变化影响评估和应对措施研究方面,做了哪些主要工作?
陈振林:“十四五”以来,中国气象局以科技创新为引擎,积极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顶层设计和科技支撑。
2022年,国务院印发《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对强化应对气候变化科技支撑与服务作出了系统部署。同年,生态环境部会同中国气象局等部门印发《国家气候变化适应战略2035》,将适应气候变化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更加突出气候变化监测预警和风险管理。
中国气象局围绕气候变化深化科技创新,久久为功:一方面不断强化综合立体监测,积累和丰富了多要素序列化观测资料;另一方面持续深化气候变化基础科学、关键核心技术研究。多措并举,为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和实施“双碳”行动提供了连续、稳定、可靠和及时的气候变化监测和科学评估信息。
作为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国内牵头部门,中国气象局先后组织参与了六次全球气候变化科学评估报告的编写和政府评审等工作,反馈政府意见千余条,坚定维护国家利益,深度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积极贡献中国智慧。
中国气象局把全民早期预警作为国际合作旗舰项目,推动增强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综合监测预警与防范能力。通过加快区域节点的关键适应技术与防灾减灾工具箱产品研发和预警平台建设,强化对“一带一路”等气候变化敏感区的气象保障服务,积极传播中国方案与经验,更大减少损失、更好造福人类。
《瞭望》:气象部门为应对气候变化、保障“国之大者”发挥什么作用?
陈振林:我国是气候变化敏感区之一。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风险挑战和发展机遇并存,气象部门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比如,不断提升气象为农服务水平,保障粮食安全。中国气象局联合农业农村部共同开展全国农业气候资源普查和农业气候区划试点工作,建立新的普查指标、技术规范和区划方法,促进农业气候变化适应技术研究与应用,开展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农业病虫害监测预警,为科学利用我国气候资源、优化农业结构布局、减少农业灾害损失提供有力支撑。
再如,加强科学评估,支撑水资源保护和水利工程安全高效发展。气象部门研发了气候变化对大型水库功能综合影响评估技术和用电需求预测模型,拓展了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定量影响评估链条。创建了耦合气候模式、水文模型、水库调度和发电出力模型的大型水库功能综合影响评估技术。系统评估了气候变化对长江上游大型水库的水资源、水能、洪水和效益的综合影响,量化了长江流域未来水电供需关系预测,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和长江大保护提供科技支撑。
此外,增强动态综合监测,为生态环境保护修复保驾护航。气象部门开展了我国风云卫星长序列气候数据集研发,建立了风云卫星遥感气候业务应用平台,实现了对积雪、植被、水体、地表温度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自主监测和评估;开发了全国及重点生态功能区月、季、年等不同时间尺度气候条件和极端气候事件对生态系统影响的评估产品,建成了生态气候预测及影响评估系统,可以支撑气候变化对植被生长、生态安全等方面的影响评估和决策服务。
同时,在服务保障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方面,气象部门动态监测分析我国气候变化科学事实和趋势,组织开展了生态安全、交通安全、能源安全等影响评估和应对措施研究。针对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和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修复、秦岭森林保护和水源涵养、青藏高原冰川和冻土演化与川藏铁路建设等重大工程开展监测评估,气象部门提供了重要安全保障服务和科技支撑。
以高质效服务赋能经济社会民生
《瞭望》:气象部门开展的“气象+”赋能行动涉及哪些领域?怎样实现“气象赋能”目标?
陈振林:作为科学应对气候变化、提升气象服务质量和效益的重要举措,“气象+”赋能行动涉及农业、能源、交通、健康、金融、旅游等多个交叉领域,聚焦区域协调发展、乡村和城镇宜居、城市韧性和智慧建设,助推发展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新质生产力,把高质效气象服务全方位、多维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福祉建设。
在“气象+能源”方面,加强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保障,推进风能太阳能水能发电精细化气象服务。开展新一轮风能太阳能资源详查和气候生态效应评估服务。联合加强技术攻关,提升源-网-荷-储一体化专业气象服务能力,发展电力负荷预测业务,拓展电力交易气象支撑服务。先后与国家电网等央企开展合作,推进提升能源转型效益。构建能源行业高影响气象预报预警指标体系,加强电力产、调、运全过程气象服务,做好重要输电通道、用能高峰期的迎峰度夏(冬)等能源保障气象服务。
金融是气象敏感行业,极端天气影响全球能源、粮食等大宗商品期货交易。在“气象×金融”方面,气象部门积极开展台风、干旱、洪涝等巨灾保险气象服务,加强政策性农业保险和商业保险气象服务,开发金融气象系列指数,推进天气指数保险、气象灾害风险减量、天气衍生品和气候投融资等产品创新。在新能源发电出力、用电预测等方面开发专业化产品,满足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的绿色金融服务需求。
在应对气候变化、实施“双碳”战略过程中,气象部门加快构建“气象+”“气象×”新业态模式,助力气象敏感行业和领域优化结构调整与绿色转型发展。
提升气象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瞭望》:加快推进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化的重点是什么?
陈振林:中国气象局不断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加快高质量发展,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高水平业务能力和高水平人才支撑,推动气象治理能力现代化。
以科技创新引领发展,重点在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机理、地球系统多圈层相互作用、地球系统模式、气象卫星、数值预报、气象人工智能大模型、大数据、以及气候变化多领域交叉融合发展等方面,推进实现重大创新与突破。
未来,气象部门将进一步提高无缝隙全球监测、全球预报、全球服务体系能力,有序增强气候风险管理能力。
在气象社会服务现代化方面,以气象预报业务精准化、精细化、全球化、无缝隙为现代化发展目标,提供高质效服务,保安全、助发展、促治理。特别是强化预报预警服务,加强气象灾害风险研判和应对,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完善预警和应急联动机制,加强重点区域、流域、行业的气象防灾减灾服务,强化递进式服务,完善高级别预警“叫应”制度,提高靶向服务能力。
气象部门将进一步提高“叫应”智能化水平,提高末端用户的信息到达和响应率,切实提高全民早期预警服务成效。
《瞭望》:要实现气象科技“弯道超车”,还需要在哪些方面超前布局?
陈振林:围绕提升气象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气象部门将加强有组织的创新活动,加快建成陆海空天一体化监测、无缝隙预报、全链条预警、高质效服务体系,主要在三个方面发力。
一是,推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气象科技的交叉融合,锤炼科技创新硬实力,实现综合气象观测技术、地球系统数值预报等关键核心技术飞跃。
二是,瞄准更广阔的领域,积极实施“气象+”赋能行动,开辟高质效航空气象、远洋导航、低空经济等气象服务新领域新赛道。推进落实“气象数据要素×”等行动,贯通气象与重点行业联系纽带,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新的澎湃动能。
三是,深化科技评价、优化资源配置、强化人才培养,以开放合作促创新发展,用好“揭榜挂帅”“赛马制”等创新激励机制,培养造就气象战略科技力量。(作者:屈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