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网】湖北 :递进式服务紧抓防灾避险关键点
“袁镇长,目前新华站累计降水量已超过80毫米,后期还有20毫米以上降水。小时雨强较大,地质灾害风险极高。”4月15日18时14分,湖北省神农架林区新华镇副镇长袁显平在接到气象部门的提醒电话后,立即配合相关单位,组织龙口村20户70人紧急撤离。21时许,泥石流来袭,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但由于转移及时,无人员伤亡。
在本轮过程中,湖北气象部门及时启动暴雨强对流递进式预警服务,武汉中心气象台加强对市县两级气象部门的指导,神农架林区气象台连续发布预警信息。这一避险案例入选自然资源部5月27日公布的2024年1月至4月全国地灾成功避险十大典型案例,并得到如下评价:“用密集和连续升级的预警信息引起地方防灾减灾人员注意,是本次成功避险的关键所在。”
高位推动 预警响应能力稳步提升
今年1月11日,中国气象局与湖北省政府签署新一轮省部合作协议,将“精准预警响应”纳入其中。
此后,湖北各地各相关部门纷纷加强气象预警和应急响应联动机制建设。3月12日,湖北省气象局和省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委员会联合印发通知,开展精准预警响应建设试点工作;4月26日,省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委员会发布1号文件,对全省应急预警信息发布工作进行规范,明确七个部门的预警信息统一使用省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发布;5月初,随州市气象局和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印发通知,优化汛期暴雨预警应急响应机制;崇阳、五峰、竹山等多个县市政府印发实施方案,推动精准预警响应机制建设。
“全省各级气象部门要以省部合作为契机,加快精准预警响应机制建设,推动气象工作全面融入地方防灾减灾救灾体系。”湖北省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胡爱军强调。
省市县三级气象部门按照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的要求,从加强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预警、加快推进精准预警响应机制建设等方面着手,全力做好汛期气象防灾减灾工作。
部门联动 气象预警畅达基层末端
神农架“4·15”龙口村泥石流避险、鹤峰“3·30”高桥村滑坡避险均被列入2024年1月至4月全国地灾成功避险十大典型案例。精细化气象风险监测预报预警和“叫应”机制,在这两次成功避险中发挥关键作用。
“应对自然灾害,除了要加强天气监测预报预警以外,还要发挥好各相关部门的专业优势,确保责任链条无缝对接。”湖北省气象局应急与减灾处副处长苏磊说。
为提升精细化气象风险监测预报预警能力,湖北省气象局加大科研攻关力度,对天气协同观测预报预警支撑平台进行业务流程再造,将武汉中心气象台自主研发的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客观预报产品融入其中,不仅实现了客观预警信号指导产品及时推送,还能根据暴雨临灾警报阈值,自动生成精细到乡镇的临灾警报信息,并通过电话等方式进行提醒。
为确保气象预警信息直达基层末端,省气象局与省自然资源厅不断完善会商研判工作机制,联合成立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预报组,共享气象雨量站点2500余处、地质灾害隐患点1.6万处;与省应急管理厅深化合作,建立以气象预警为先导的红色、橙色预警电话“叫应”工作机制,3.8万名防汛行政和包保责任人、14万名应急责任人纳入应急“叫应”体系。
4月15日,神农架林区气象台业务人员研判最新天气形势,强化递进式服务。神农架林区气象局 供图
服务跟进 织密民生守望安全网
神农架地处山区,气候复杂多变,而大部分雨量站都设在人员密集的低海拔地区,中高山带气象观测站网监测存在盲区。
“4月15日凌晨两点多,我们发现阳日镇上空雷达回波发展旺盛,且当地没有气象观测站,于是马上打电话提醒当地注意防范强对流天气。”神农架气象台台长杜蓉说。
随着预警信号一路升级,杜蓉和预报员分工协作,除了继续监测区域站实况和雷达回波、向地方领导汇报雨情做好决策气象服务、开展电话“叫应”外,还通过林区文旅部门应急广播大喇叭系统转发预警内容。该系统覆盖8个乡镇240个终端。
“多亏了气象部门的精准预警和及时提醒,助力我们及时转移。”4月15日,在经历了暴雨、冰雹、泥石流、断电后,龙口村党支部书记、气象信息员罗耀必对及时准确的气象信息连连点赞。
主汛期已至,湖北省气象局部门厉兵秣马,严阵以待,全力以赴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守护荆楚大地安澜。
4月15日,湖北省神农架林区龙口村泥石流堆积区(无人机俯拍) 图片来源: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微信公众号
(作者:唐悦 徐诗琪 万羽 责任编辑: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