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气象微信
湖北天气微博
e天气安卓版
e天气ios版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资讯>>工作动态

武汉中心气象台:精准把脉风雨天气

1995年,吴涛从南京气象学院大气探测专业毕业,进入湖北十堰市气象局天气雷达站工作,2007年7月调入武汉中心气象台强天气预警中心工作至今。全国优秀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全国优秀值班预报员、全国重大气象服务先进个人、湖北省气象科技进步成果一等奖,这一连串的荣誉都见证了他在预报之路上的成长,也是他每一次预报新的起点。

狂风暴雨不期至 长夜无眠守平安

7月4日台风“暹芭”携风带雨直扑湖北而来。作为罕见深入内陆的台风,“暹芭”引起了湖北省内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的暴雨过程。据统计,当天共有53站出现大暴雨,231站出现暴雨,雨量最大达到209毫米,小时雨强最大达到103毫米,共有30站出现7~9级短时大风天气。

由于湖北鲜少出现台风,加之台风系统本身不确定性大,预报难度较高,非常考验短临预报员提前分析和研判暴雨落区和时间的能力。作为坐镇的值班首席,吴涛无惧挑战,先是在7月4日上午果断发出首条暴雨红色预警指导,之后几乎每隔一小时就会更新一条暴雨橙色或红色预警指导一直持续到5日清晨。

他以多年强天气预警工作的丰富经验和对强天气过程机理的深刻认知,准确把握了台风过程,出色完成了预警服务。针对荆州、荆门、随州、武汉等地强降水,他发布的暴雨预警信号提前量达50分钟以上,其中红色预警信号提前量达30分钟以上。

7月27日鄂西山区出现飑线过程。飑线具有很强的破坏性而且往往发生突然,而又出现在鄂西山区这样不利的地形条件下更是少见。面对如此突发的情况,吴涛沉着应对,发布冰雹橙色、暴雨红色、雷雨大风橙色等多种预警信号指导共计35期。

据统计,当天恩施、宜昌等地有105站出现8级以上短时大风,其中局部有3站达11级。武汉中心气象台发布的雷雨大风预警指导提前量达30分钟以上,为防灾减灾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创新技术勤不辍 钻研业务躬耕深

业务能力的优秀从来不是吴涛唯一的追求。早在2008年他就参与到SWAN平台关于雷达反射率因子质量控制的科研中,之后数年也一直深耕短时临近预报技术开发领域。

近几年,基于对中尺度系统发生发展演变的深刻了解,他开展了0-2小时雷暴大风确定性预报产品研发。在谈到为何要做相关研究时,他说道:“这是根据业务需求出发的。目前缺乏有效的客观预报产品让预报员进行参考,在实际的预报过程中有太多的变量需要分析,想要快速做出决策很难。”为此,他首先以雷达资料为主建立雷暴大风与非雷暴大风的数据集,之后提取特征结合环境场筛选出预报因子,通过模糊逻辑计算大风概率,进而外推获得2小时落区。

通过一系列细致的处理,使众多变量简化为一个客观预报结果,为预报提供了有力支撑。后期的检验结果表明该产品应用效果显著,TS评分由3.7%提升至10.4%。但在谈到这个产品的效果时,吴涛仍然摇摇头说,还需要改进。事实上这项技术研发获得了全国智能预报竞赛强对流组第四名的优异成绩,这是专家组对他科研成果的肯定。

技术研究如同攀一座高峰,吴涛的目光总是向上向前看,同时踏实走好脚下每一步。他对新技术、新方法总是保持开放的思维。无论是当年参与SWAN平台开发自学C++,还是近年为了新的技术需要自学Python,这位参加工作至今已近30年的预报员始终坚持主动学习与技术革新,从不止步于已经取得的成就,而每一次在全新的领域他总能做出一番令人瞩目的成绩。最近他又在开展新项目,利用深度学习算法开展2-6小时定量降水预报研究,尝试攻克新的技术难题。“学无止境”是吴涛技术之路的真实写照,而这条路他已经践行了近30年。

“万仞高山,始足于稳。”无论是面对突如其来的天气过程,还是全新的技术挑战,吴涛总是以沉稳踏实的作风,认真细致的态度,不懈钻研的精神迎接每次考验,以气象人应有的使命担当,筑牢生命防线,回应时代召唤,不忘初心,砥砺向前。(作者:武汉中心气象台 刘瑞雪 责任编辑:高迅芝)